课题组长及所在平台简介
陈慧敏,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副所长兼消化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学博士,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4),主要从事肠道微生态紊乱参与肠道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现因课题组研究需要,诚聘博士后1-2名,如您对前沿的肠道微生态及肠道疾病研究感兴趣,并愿意投身科研事业,课题组将提供丰富的临床科研资源,一流的科研平台及宽松的科研环境,欢迎加入我们,共同开启科研之旅!
平台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是上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点学科、国家卫生健康委消化内科重点实验室(国内唯一)、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医学中心(本市唯一)和上海市消化内科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A 类)、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本市唯一)。
依托于此的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卫生部消化内科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教委和市教委重点发展学科,也是卫生部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和211工程的立项单位,实验室面积达1800平方米,实验基地拥有共聚焦激光显微镜、pyro-sequencing仪、二代测序仪等全面的实验仪器和平台。
仁济消化具有完备的实验室平台和临床资源,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复旦专科排行榜消化病学连续4年排名第一位。能够为整个科室的临床、基础研究项目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合作导师
房静远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上海交大医学院二级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消化科学院院长、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消化内科临床质控中心主任, 国家卫健委内科消化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委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带头人、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首席科学家。
以独立通讯作者或Last author通讯作者在Cell、Cell Metab、Nat Microbiol、Cell Host Microbe、Lancet Oncol、Lancet GH、Cancer Discovery、Gastroenterology、Gut等期刊发表论文185篇。
以第一完成人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临床医学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
招聘岗位-博士后
岗位要求:
1. 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或即将(1年内)获得博士学位;发表过相关领域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参与过重大科研项目优先;
2. 具有生物信息学、肿瘤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熟悉宏基因组、单细胞、代谢组学数据分析及相关生物信息学研究基础者优先;
3. 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及交流能力,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4. 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独立开展科研项目的能力,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工作要求。
工作职责:
1. 在课题组长指导下独立开展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基金申请等相关工作;
2. 独立或协助课题组项目申请,协助指导研究生。
薪酬福利
1. 基本薪酬为年薪制,基础年薪20-30万元,具体面议;
2. 按照国家和上海市政策提供各类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含补充公积金),协助办理上海市户口;
3. 提供医疗、体检服务,家属就医,食堂就餐补贴、工会物资福利;
4. 支持博士后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境外交流项目);协助申报国自然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 “扬帆计划”、上海市“晨光”计划,协助申报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激励计划”等博士后人才项目,申请成功后将在基本待遇基础上,另享各类人才培养项目在岗津贴和科研经费;
5. 在站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按单位规定给予相应科研奖励;
6. 出站优先提供留院、校工作机会,表现优异者出站可申请副高职称岗位。
应聘申请方式
有意者请将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教育及工作经历,论文发表情况等)发至chenhuimin@renji.com并抄送renji_hr@renji.com,应聘材料将予以严格保密。经审核合格的候选者我们将会邮件通知面试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其他相关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