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上海市第一批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科室布局于仁济东、西、南、北和杭州湾五大院区,医疗服务辐射长三角。科室装备有包括复合手术室、多台高端3.0T MR仪、宽探测器能谱CT仪、DSA机以及小动物7.0 T MR仪等在内的顶尖大型医疗及科研设备,通过RIS-PACS系统连接各院区实现远程诊疗,配备智能化影像诊断辅助系统及前沿的图像后处理软件,使得日常影像诊断工作更加高效和精准。放射科开设有读片专科门诊、特需读片和点名专家检查等,能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精细化、个体化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

近年来,仁济医院放射科致力于成为分子影像学、心脑血管高端功能成像、医学影像大数据平台、肿瘤放射组学及人工智能成像研究的教学、科研引领下的新型放射科,并形成了以心脑血管一体化影像(主要包括脑血管病和脑功能影像、心血管MRI、颈动脉血管壁MRI)、肿瘤精准化影像(主要包括脑肿瘤多模态MRI体系、肺部肿瘤能谱CT及功能MRI、泌尿系统肿瘤高分辨率和磁共振波谱成像、乳腺肿瘤精准影像和术前定位、肝胆特异性对比剂和小儿自由呼吸肝脏MRI、消化道肿瘤CT及MRI精准影像学诊断、妇科肿瘤多模态MRI评估、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断和疗效评估)为两大特色的亚专科。另外,科室也特别注重感染与炎症相关影像学的临床运用与科学研究,现任放射科主任周滟教授2023年当选为上海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与炎症影像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

历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在各类杂志发表文章600余篇,其中被SCI(E)/EI收录300多篇,多篇论著发表于相关领域国际顶尖杂志(Radiology、Stroke、ATVB等)。曾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三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主编专著《膝关节MRI诊断》、《风湿性影像学》、《弥漫性肺病的CT诊断》、《腹部影像解剖图谱》、《克罗恩病影像学诊断及临床应用》等,参编30余本。获得10多项国内或国际发明专利授权及软件著作权。

放射科现有博导3名,硕导5名,90%以上的医生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不仅承担上海交大医学院的本科、八年制及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的教学任务,还负责研究生、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及进修医生的培养和影像医学的继续教育项目。定期举办《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技术及新进展学习班》,《神经影像新技术、新方法及临床应用学习班》,《肿瘤影像诊断及新技术应用学习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