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外科前身是创建于 20世纪 50年代初的胸心外科,由梁其琛、王一山等著名教授开创,在建科初期就开展肺癌、食管癌和胸腺瘤的外科治疗,是国内最早、最著名的食管和肺脏手术基地之一。因科室不断发展,胸心外科进一步分为胸外科和心脏血管外科两个独立科室。

       2014年以来,在赵晓菁主任带领下,团队成员精诚协作,胸外科规模和手术量不断扩展。已发展成为诊治特色鲜明、综合技术精良的胸外科专科:尤其是早期磨玻璃样病灶的诊治,更是对全体医生严格要求,提高影像诊断的精准率,肺结节术前诊断和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95%,避免过度医疗、避免非必要的手术给患者带来身心伤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作为上海市胸外科专业培训基地,承办国家级胸外科学习班,参编全国高等院校统编教材胸外科章节。

    目前,胸外科年完成手术3000例台以上,肺结节消融700余例,熟练开展胸腔镜、单孔胸腔镜、机器人辅助胸腔镜等多种类型的肺叶、肺段、食管和纵隔手术,其中肺癌手术的胸腔镜比例超过95%。在食管癌、肺癌和纵隔肿瘤等治疗方面,倡导规范化诊治标准,早期肺癌阳性发现率、中晚期肺癌的综合治疗和胸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胸外科现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6人,其中博士15人,五年来共获得各类科研课题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共发表SCI论文40余篇。

 

科室手术情况

常规肺和食管手术微创胸腔镜率达90%以上。

1)肺手术:标准肺癌根治手术,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肺段切除术;支气管肺动脉袖式成形肺叶除术;肺减容术、肺大疱切除术、胸膜固定术;肺良性肿瘤切除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切除术、肺移植手术等。

2) 气管手术:气管肿瘤切除术,隆突切除成形术,第二隆突重建术。

3) 食管手术: 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食管癌及贲门癌根治手术,胃食管吻合术;食管癌切除,结肠代食管术;颈段食管癌、胸内高位食管癌的外科手术,食管吻合口狭窄的再手术治疗;Heller's术;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食管抗返流手术;食管破裂修补术;食管憩室切除术等。

4) 膈肌及纵隔疾病手术:外伤性膈疝修补术,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纵隔内巨大肿瘤切除术,胸腺瘤切除术,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术等。

5) 胸壁及胸膜腔疾病手术:胸壁良性肿瘤切除术;胸壁恶性肿瘤切除、胸壁修补重建术;漏斗胸矫治术;脓胸廓清术;慢性脓胸纤维板剥脱术;胸膜间皮瘤切除术等。胸导管结扎术;手汗症交感神经干切除术。 

6)纵隔镜手术:纵隔肿瘤和淋巴结活检术。

临床诊治特色:

1)微创技术普及化

胸腔镜下肺癌、食管癌和纵隔肿瘤等根治切除术比例已超过手术总量的90%,且多为单孔胸腔镜手术。肺癌手术包括肺叶切除、肺叶袖型、双袖型切除、肺段切除;食管癌手术包括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切除+胃代(或结肠代)食管胸内(或颈部)吻合;纵隔肿瘤手术包括经胸或剑突下胸腔镜胸腺瘤扩大切除手术等,近年来开展tubeless(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单孔胸腔镜手术,充气纵隔镜食管癌根治术,微波、冷冻消融治疗肺结节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

2)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规范化

通过CT三维重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经皮肺穿刺活检,纵隔镜、电磁导航气管镜(ENB)、超声气管镜(EBUS)、快速病例评估(ROSE)等技术应用,提高肺癌诊断率,对于早期肺癌精准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防止过度治疗。遵循NCCN最新指南和学科前沿,建立胸部肿瘤MDT团队,稳妥优化开展晚期胸部肿瘤(肺癌、食管癌和胸腺瘤等)的多学科诊疗方案,普遍开展术前新辅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

3)高难度手术常态化

开展各型的隆突(或第二隆突)切除+重建、双袖型肺叶切除手术,肺移植手术,肿瘤合并侵犯血管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搭桥,复杂颈胸交界处肿瘤等。依托仁济医院雄厚的综合实力,对合并有其他重症慢性疾病(如尿毒症,风湿疾病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与其他科室开展同期联合手术,如肺癌+心脏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胸部恶性肿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同期联合手术。